- 南阳市示范区黄河路与华耀城大道 交叉口
- 400-0377-060
- 2799177974
- nyyibaifu@163.com
微信公众号
中文 | English 收藏我们 在线留言 400-0377-060
欢迎来到南阳易佰福食品有限公司!
当代中国人说起“辣椒”的时候,脑中除了作为食物的辣椒,还会联想起一连串的“文化符号”,我们很容易想起性格热烈开放、身材火爆的“辣妹子”;也会说起一个人敢作敢当像是“吃了辣子”;我们还会想起农家门口一串串用于辟邪和增添喜庆的辣椒串;还有湘菜馆门前招徕顾客的红色装饰。
辣椒自进入中国饮食的那一天起,就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功能性食物了。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所说的“神话”即指这种情况,他认为人类从自然到文化的联系遵从一种固定的思维结构——“它们都重复着讲述从自然向文化过渡的故事”,因此认识这种结构可以揭示人类普遍的思维机制。
随着中国人赋予辣椒的隐喻不断地增长、叠加,辣椒也就从一种舶来的调味品,变成了文化意义上的“中国辣椒”。这种来自美洲的作物被赋予了一大堆中国文化的隐喻,这些隐喻的堆砌是伴随着食用辣椒的实践而不断增长的。
中国宋代以来的理学的核心思想是“格物致知”,朱熹对它的解释是“穷究食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对于辣椒研究来讲,即是通过穷究辣椒的本身特点,以及中国文化赋予辣椒的文化表达,致使辣椒在中国饮食中的地位和文化意义通达至极。
因此对文化的理解和辩论,总是要有具体的目标物,而文化从来也不会是没有寄托物的飘然存在,文化总要有一定的表现形式。中国的饮食文化的表现物可以是一定的就餐仪式,也可以是具体的食物,还可以是烹饪的技艺和手法。
技艺、手法、仪式这些东西,所有这些必须加之在实在的人和物体上,因此有空间的占据,履行这些东西总需要占据一定的时间,因此总是能够被看到、听到、闻到、触摸到、品尝到,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物。因此对饮食文化的观察也是一种“物的民族志”。
【本文标签】 辣椒酱
【责任编辑】魏小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