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阳市示范区黄河路与华耀城大道 交叉口
- 400-0377-060
- 2799177974
- nyyibaifu@163.com
微信公众号
中文 | English 收藏我们 在线留言 400-0377-060
欢迎来到南阳易佰福食品有限公司!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大禹封国和夏都所在地,夏朝诞生地,华夏文明奠基之地。还是楚汉文化的发源地。夏朝初,大禹把今南阳境内邓州作为都城。商朝、周朝时,现南阳境内有申、邓、谢等诸侯国。春秋时楚设宛邑,楚国属地,全国冶铁中心,屈原扣马谏王地,秦楚丹阳之战发生地,秦设南阳郡治宛城,东汉经济首都。曾孕育出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谋圣姜子牙、名相百里奚等历史名人。三国时期,南阳是诸葛亮躬耕之地、刘备“三顾茅庐”发源地。南水北调,源起南阳淅川。
南阳玉,又称" 独山玉 " 或"南玉",产于河南省南阳市城区北边的独山。为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独山玉质坚韧微密,细腻柔润,光泽透明,色泽斑驳陆离。有绿、白、黄、紫、红、白6种色素77个色彩类型,是玉雕的一等原料。独山玉雕,历史悠久,1959年在独山附近的黄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出产的玉铲,证明早在5000余年前先民们已认识和使用了 独山玉 。 独山脚下"玉街寺"遗址,为汉代雕刻玉器的地方。清《新修南阳县志》载:"故县北居民,多治玉为生。"旧中国, 南阳玉雕 已形成一大行业,城内有作坊80多家,多是后设作坊,前面开店,自雕自销。玉雕品主要有人物、花卉、鸟兽、山水、神像、炉熏、首饰等120多个品种。独玉雕品晶莹闪烁、玲珑剔透,为南阳著名特产。镇平县每年举办大型国际玉雕节,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客商,南阳 玉雕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镇市之宝
说南阳的玉雕,就不能不先提及南阳人引以自豪的"镇市之宝"、我国四大名玉之一的独山玉,独山玉因产于河南省南阳市的独山而得名,亦称为独玉。南阳盆地玉石资源丰富,质地优良,开采、雕刻、经营历史悠久,举国著称, 被誉为" 中国玉雕之乡 "和" 中华玉都 ", 曾荣获"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南阳玉雕在 中国玉文化 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玉雕历史
南阳玉雕历史:始于六千年前新石器石代
南阳独山玉的生产历史悠久。从南阳市黄山、新野凤凰山、镇平及社旗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独玉铲、独玉璜等说明,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勤劳智慧的先民就开始利用和雕琢独玉了,玉文化开始萌芽并初步繁荣起来。楚国 人卞和所发现的" 和氏璧 "经多方考证为南阳玉所创。到了汉代,南阳玉已被大量开采并雕琢,盛况可观,有了加工、雕刻玉器的聚居区,一街两行,作坊林立,琢玉之声,不绝于耳。在 西汉 时,南阳玉雕就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独山脚下的沙岗店,还留有汉代"玉街寺"的遗址。唐宋以后,南阳玉雕逐步由原来单纯作为贡品供达官贵人观赏享用,发展成为既有装饰品,又有生活使用器皿。明清时期南阳玉雕品种已十分丰富。清代以后,南阳玉雕已形成一大行业。独山玉的开发利用倍受重视,在矿床研究、矿山开采、雕琢加工、市场销售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久负盛名的 南阳玉雕 业吸引了大量的业内外人士,从而使独山玉为更多的人所了解、欣赏和接受。
雕刻按技法不同分花活、素活两类,花活如花熏、转炉、飞禽、走兽、仕女人物等。雕技精湛,刀法复杂,寓意深刻;素活如戒指、手镯、耳环等。现代艺人除继承传统雕刻外,融汇国画的山水、人物、花鸟等画风格,经历代玉雕艺人的潜心研究,逐步形成"花活以技取奇,素活以色显贵"的特点。
玉雕艺术
南阳玉雕艺术:从"渎山大玉海"到"九龙晷"
经过玉雕艺人和科技工作者挖掘、整理传统技艺,吸取外地经验, 南阳玉雕 的工艺不断改进,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以技巧的灵活及色泽显贵著称于世。由于独玉色彩丰富,浓淡兼备,一块石料上面往往各色杂陈。这就要求雕刻者要全盘考虑,既要有精彩的布局构思,又要巧用各种颜色,使得整个作品妙趣天成,让欣赏者禁不住拍案叫绝。以 诸葛亮 躬耕隐居于南阳卧龙岗为背景制作的《卧龙出山》,利用南阳独玉色彩丰富、鲜素一体的特点,严谨布局,巧用俏色,雕刻精细,气势雄伟,它重3.8吨,长2.5米,高1.6米,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巨型玉雕,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用精选的独山玉制作的五环炉、花薰,吸收了古代青铜器和其它工艺品的特色,创造了多层转球花薰黄,造型古朴端庄,技艺巧夺天工,在 法国举办的国际工艺品展览会上,赢得了广泛的好评。南阳人在玉雕加工上,选用原料非常丰富,除独玉外还有来自辽宁岫玉、 缅甸 翠玉、阿富汗白玉、加拿大碧玉、 俄罗斯 白玉以及珊瑚、玛瑙、芙蓉石、水晶石、紫晶石、红蓝宝石等150多个玉种。
历经千年兴盛而不衰的玉雕产业,形成了浓郁的、博大精深的南阳玉文化 ,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代代相传、层出不穷、技艺高超的南阳玉雕艺人。南阳的玉雕艺术大师们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不断引进、吸收、创新艺术设计雕刻手法。正是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的美玉资源相结合,才使得南阳玉雕这一艺术瑰宝得以代代相传,发扬光大,惊世之作也不断问世。截至目前,南阳玉雕艺术大师们设计雕刻的"卧龙出山"、"九龙转动花薰"、"鹿鹤同春"、"万里长城"、"九龙晷"等40余件精品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多件产品被作为稀世珍宝由故宫博物院、美术馆和收藏家收藏。《九龙晷》礼品长199cm、宽110cm、高80cm、重500kg,该礼品设计风格新颖独特,巧妙构思,匠心独运,把南阳独山玉特有的各种色彩巧妙利用,采用浮雕、透雕、镂空、线刻等多种雕刻手法,使这件产品线条流畅,形神具备,气势雄伟。九条盘龙环绕日晷,表明九州华夏儿女紧密团结,和睦相处,同时表达了九九归一之意。整幅作品寓意民族团结、国家昌盛、祖国统一,表达了河南九千万人民喜迎澳门回归之深情。
被誉为"国之瑰宝"、重3500公斤的玉器" 渎山大玉海 ",是元代忽必烈犒赏三军时盛酒的器物,是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最大的巨型玉雕,为中国划时代的艺术珍品,也是世界宝玉石发展史上罕见的杰作。但问世700多年来,其玉料一直众说纷纭,未能认定。由文化部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亚洲珠宝联合会等单位主办的中华宝玉石文化高层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在论坛上,经过20余名国内知名玉器考古、收藏专家仔细观察、研究,并与南阳的独山玉矿样品反复对比、鉴定,认定制作于元代、现陈列于 北京 北海公园团城的"渎山大玉海"玉料为南阳独山玉。至此,一桩"千古悬案"一锤定音。
南阳盆地自古是中原繁荣富庶之地,风调雨顺的闲适,南船北马的交融,造就了人们对酱品味道的理解,作为南阳特产的易佰福黄牛肉酱,古法制酱工艺,源于清中,盛于民国,在赊店古镇绵延百年,在易佰福酱品的法则里,风味重于一切,对酱的理解甚至可以成为衡量一个大厨合格与否的标准。易佰福让食物充满转化的灵感,让文化润泽传承。
有着百年历史的南阳地方特产的易佰福,先后获得“舌尖上的影响力·中国好食材”上榜提名、首届全国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联盟品牌孵化基地称号、中国好项目“中国牛肉酱领导品牌”、南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9、2020、2021连续三年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2019年10月公司董事长魏保山受CCTV老故事频道《信用档案》栏目组邀请,参加献礼祖国70华诞特别访谈节目《辉煌70年—民族品牌之路》,与知名主持人海霞对话信用企业经营之道。2020年公司产品申报入选全国扶贫产品目录,2021年河南商务厅授予“易佰福”为河南老字号,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入选南阳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品牌知名度与日俱增,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